
手机号码:18516712219
地 址:上海市普陀区金沙江路1006弄1号5楼E/F室
在现代建筑幕墙系统中,硅酮结构密封胶是至关重要的粘接材料,其性能老化直接影响建筑安全。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局限,而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为硅酮结构胶老化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硅酮结构胶及其老化影响
硅酮结构胶是一种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要成分,添加交联剂、填料、增塑剂等助剂制成的高性能弹性密封粘结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系统的粘接和密封。它能够在广泛温度范围内保持弹性,承受结构位移和变形,确保建筑外围护系统的气密性和水密性。
然而,硅酮结构胶在服役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进行老化。研究表明,紫外辐照、水分、热-机械应力等因素都会加速硅酮结构胶的老化进程。在辐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水-紫外辐照比干紫外辐照对结构胶性能的影响更大,且光强越强温度越高,结构胶老化越严重。
老化会导致硅酮结构胶的力学性能显著下降,主要体现在最大强度、最大强度伸长率、硬度都发生明显下降。这些性能变化会直接影响建筑幕墙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准确评价硅酮结构胶的老化程度至关重要。
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硅酮结构胶老化性能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力学性能测试(如粘结拉伸强度、伸长率、硬度等)和化学分析(如有机硅聚合物总量测定)。
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反映老化后的性能变化,但存在明显不足:它们大多需要破坏样品,操作繁琐耗时,且难以实现现场快速检测和对材料内部微观变化的精准表征。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原理与优势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技术,具有测试速度快、灵敏度高、无损、绿色等优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检测样品中氢质子在磁场中的弛豫行为。
低场核磁共振仪通过特定脉冲序列(如反转恢复IR序列、CPMG序列),同步测量氢质子的纵向弛豫时间(T1) 和横向弛豫时间(T2)。T1反映氢质子与周围环境的能量交换速度,T2反映氢质子间的相互作用速度。
在硅酮结构胶中,不同运动状态的氢质子会产生不同的弛豫信号:
硬段(结晶段)中的氢质子运动受到束缚,弛豫时间较短;
软段(非结晶段)中的氢质子运动相对自由,弛豫时间较长;
中间相的氢质子则处于两者之间。
硬段比例的增加通常意味着材料交联密度增大,表现为硬度提高但弹性下降,材料趋向脆化;而软段比例的保持则意味着材料保持了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恢复能力。
通过分析这些弛豫信号,研究人员可以获取硅酮结构胶交联密度、固化状态和老化程度的详细信息。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硅酮结构胶老化评价中具有独-特优势。它不仅能够无损、快速地评估材料的老化状态,还能提供传统方法无法获得的分子层面信息。
在建筑材料领域,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有望成为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的重要工具。通过优化胶黏剂的研制和固化工艺优化,生产企业可以开发出更加耐久的产品,延长建筑幕墙的安全使用寿命。